【导语】国内丙烷进口依存度高达85%以上,且6成附近来自美国,对美进口关税加征后,国内丙烷进口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市场供需格局逐步进入重塑阶段。事件背景: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美东时间4月7日,美方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
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9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下游需求不断扩张 中国对美丙烷进口依赖逐年攀升
近年来,国内PDH产能持续扩张,推动丙烷化工需求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国内丙烷下游消耗量突破3300万吨,其中PDH对丙烷的消耗量1905.59万吨。但国内丙烷自身产量有限,虽伴随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建,国内丙烷产量持续攀升,但2024年国内丙烷产量仅466.34万吨,庞大的供应缺口需要进口资源补充。2024年国内丙烷进口量达到2923.68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5%以上。
而在中国丙烷进口需求不断增加之际,美国丙烷货源的供应能力却在不断提升,叠加价格优势等,近年来中国丙烷进口商对美产丙烷的进口力度不断攀升。截至2024年,美产丙烷进口量达到1731.59万吨,在国内丙烷总进口量中的占比达到59.23%。

高关税背景下 积极寻求非美货源
受美产资源进口占比较高影响,中美关税政策的不断升级,对国内丙烷市场影响颇大。4月4日中国对美关税加征34%的消息一出,个别工贸一体化企业为保自身供应,停止外放丙烷,国内丙烷价格应声走高。与之对应的美产丙烷价格(MB价格和远东指数)均有明显回落,进而平衡关税提升带来的影响。当然,由于在途货物(5月13日之前到港)不在关税加征范围,丙烷进口套利基本维持在正向水平,甚至有一定攀升。
但关税加征幅度提升至84%甚至125%之际,美产丙烷进口已经完全没有经济性,国内丙烷进口商积极寻求非美货源。据卓创资讯监测的船期数据显示,5月中下旬,美产丙烷进口到船快速下滑,仅有个别美国装货的船只目前的目的地仍显示到中国。
当然,在中国丙烷进口商大量寻求非美货源替代之际,非美产资源的丙烷价格也被推升。卓创资讯评估的CP预期价格来看,截至4月25日,5月CP预期值在593美元/吨,较4月10日低位上涨43美元/吨,若考虑贴水水平的变化,截至4月25日,华东地区丙烷进口到岸价预估在652美元/吨,较4月10日上涨51美元/吨。这不仅压缩了丙烷进口套利的空间,也令PDH装置利润情况进一步恶化。

关税政策影响深远 丙烷供需格局逐步进入重塑期
因“在途货物”暂时不受关税加征影响,国内丙烷市场的供需状况暂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但关税政策影响深远,且当前中国对非美货源的采购正在积极进行,丙烷供需格局或面临重塑。
国际市场来看,近年来全球丙烷供需双增,供应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国和中东油气田的开采力度加强,需求方面的增量则主要受到中国化工需求提升以及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燃烧需求增加的带动。中美关税政策的变化预计将带来中美丙烷贸易量的骤减,推动中国丙烷进口更多寻求非美货源,产量占比仅次于美国的中东货源或将成为主要弥补方案。当然,中国寻求更多非美货源的同时,也将推动原出口到中国的部分美产丙烷不得不寻求新的买家,亚太地区或将是这部分货源的主要分流地,从而推动国际丙烷流通格局的重塑。
国内市场而言,国内丙烷进口商寻求非美资源的进程中,国内丙烷进口结构或将发生改变。同时,由于美产丙烷进口占比较高,短期内或难以补充缺口,国内部分PDH企业也在考虑来料加工途径,个别企业已经有具体操作。当然,考虑PP出口量本就有限,来料加工能够平衡掉的丙烷进口缺口或相对有限。后续不排除部分PDH装置停工降负的可能。而当前来看,不仅PDH企业,丙烷的另一化工下游轻烃裂解企业也在适度减少丙烷用量,考虑原料的经济性,后续或有更多的轻烃裂解装置转向石脑油或乙烷原料。另外,燃烧需求在丙烷下游消耗中也占有一定比例(2024年占比28.38%),丙烷进口量的收紧或将一定程度上抑制丙烷燃烧需求。
综合来看,关税政策变化不仅将推动全球丙烷流通格局的改变,也对将影响国内丙烷的供需格局。而在全球丙烷资源新的流通格局完成之前,国内丙烷的供需格局或将处于不断调整状态。